让无人机制造成为舟山全新的优势产业
日期: 2025-06-10来源:舟山日报
浙江埃维恩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已投入试生产,当前重点研发制造无人机复材(碳纤维桨叶和机身),同时积极推进无人机整机销售及售后服务。从市场反馈看,K10和K20两个主推的桨叶产品较受欢迎,相关产品还引起了印尼等国外客户的兴趣。预计到今年底,公司用于研发和生产的场地将扩大到上万平方米。据舟山航空产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正积极打造低空产业集群,带动集聚产业链创新链优质企业。目前,牧星无人机制造、翼舟云海通导监气一体化设备研发制造、华翊eVTOL涡电发动机等首批项目、企业已入驻未来产业先导基地并启动装修(据《舟山日报》6月4日报道)。诸多企业高调“起飞”表明,让无人机制造成为舟山的优势产业大有希望。
海洋经济需要优势再造
从“渔港景”到“港景渔”,再到如今的临港产业风生水起、海洋经济蓬勃发展,“舟山优势”一直在不断刷新、不断彰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启动,给舟山带来了跨越发展的新机遇,也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优势再造,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全新动能、提升发展能级,无疑是新时代舟山面临的必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是指引舟山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不仅意味着舟山将成为面向世界的“活水码头”,还意味着坐拥“天下油田”“天下粮仓”的舟山日益具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近水楼台”。在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好“二传手”的同时,舟山应积极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丰富海洋经济内涵,加速形成全新的产业链供应链。
我市无人机制造业虽然刚刚起步,但产品已开始进军国内外市场,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充分说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推动制造业向“新”而行,完全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破茧而出、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的生动局面,从而再造海洋经济新优势。
争分夺秒抢抓先发优势
当下的舟山可谓百业兴旺、百舸争流。制造业同样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精彩纷呈。那么,无人机制造为什么能一“飞”惊人,又凭什么有望成为未来的优势产业?这应该与发挥先发优势有关。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任何一个地方都不是“孤岛”,发展什么产业应放在大环境下斟酌,既要考量自身条件、也要权衡比较优势。就比如说汽车制造,目前全国已形成了诸多产业高地且市场相对饱和,舟山要想后来居上成为造车基地并不现实。当然,当不了主角还可以当配角。7412工厂是我市一家老牌军属企业,为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全国20多家汽车厂、主机厂配套生产高强度以及非标紧固件等,平均10辆车中有7辆用了该企业的配件(据《舟山日报》6月4日报道)。如此分得汽车制造“一杯羹”,可谓立足现实的精准定位。
相比之下,无人机制造是新兴产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强调“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发展低空经济,而大家都处在起跑线上,完全可以在天高任“机”飞的新赛道一展雄姿。
先发优势稍纵即逝,一旦落于人后则望洋兴叹,必须争分夺秒加快实施。高新区按照“1+3+6”建设思路着力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基地,高起点谋划、高效率启动成效明显。“1+3+6”即1个核心(低空产业创新联合体)、3大平台(智能制造共享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场景应用测试平台)、6大模块(研发创新、智能制造、展销服务、检验检测、指挥调度、人才培育)。如此大策划、大场景,未来值得期待。
需求导向凸显舟山优势
舟山制造的无人机之所以能一“飞”惊人,与立足海岛实际、坚持需求导向直接有关。任何产业的兴起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现代海洋城市对无人机应用的强烈需求,以及海洋性气候对无人机高性能的要求,显然是促使无人机制造业应运而生、迅速发展的强劲推动力。舟山能够抢先于一些大城市推出无人机新材料、新机型,奥妙就在于此。
最近几年,无人机应用场景迅速拓展。高档海鲜从渔场直达市场,快递外卖跨海投递、药品器材隔空运送……无人机的每一“飞”都紧贴民生需求、预示市场无垠。与此同时,无人机还广泛应用于海洋执法、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农林播种等领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彰显,为无人机制造营造了火热的市场氛围。
舟山是无人机理想的“试飞场”,也是无人机广阔的“应用地”,而经跨海考验的舟山制造无人机必将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欢迎。今年4月,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成功获批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资格,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三地试点的设区市。乘势而上发展低空经济,定能凭借先发优势大展宏图。
认准的事就要全力以赴抓落实。要围绕无人机制造全产业链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快高端人才集聚,通过做大做强试飞中心和培训中心筑牢发展根基,不断凸显无人机制造这一全新的舟山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