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株红美人到一本产业经 象山县定塘镇柑橘产业的破局之道
日期: 2025-08-30来源:浙江日报
在宁波象山半岛西南角的定塘镇,一粒橙红色的果实正在书写乡村振兴的传奇。2014年红美人柑橘以每公斤80元的市场价打破传统柑橘价格天花板时,当地敏锐意识到:这不仅是品种的更迭,更是农业产业革命的序章。
从2006年试种40亩起步,到如今形成种植面积达8000亩的核心产区,象山定塘镇用近二十年时间完成从“引种一棵树”到“构建产业链”的跨越,探索出一条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在定塘镇大塘港畔的试验田里,农技专家陈建国仍记得当年嫁接第一株红美人时的忐忑:当地传统柑橘种植面积超万亩,但是每斤售价不足3元,农户增收陷入瓶颈。
面对糖度可达15度以上、果肉化渣性极佳的红美人新品种,定塘镇没有选择随意粗放的推广,而是实施柑橘“亩均超万美元”供给侧改革,通过统筹种苗基地、标准体系、加工流通等建设,打通红美人全产业链,打造柑橘技术研发基地、精深加工基地、产品集散基地。
当第一批红美人挂果上市,每斤38元的收购价引发轰动,高价带来的市场热度,成为产业升级的最佳助推器。定塘镇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短期价格优势转化为长期质量优势,在该镇的“产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蓝图中,将“设施栽培+绿色防控”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范式。在定塘镇,“红美人”柑橘每亩产值突破10万元大关。
定塘镇还打造“柑橘+文旅”融合体,橘园变身网红打卡地,“橘生淮南”的故事有了现代版本。2024年,柑橘主题旅游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衍生消费达1.1亿元。
产业振兴催动“人才雁阵”效应。象山柑橘博览园创始人、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知联会会员韩东道,从农资销售员成为定塘镇“静橘”品牌的现代农业领军者,他通过建立标准化种植体系、创新“物联网+冷链”供应链、打造“柑橘文化IP”等举措,成功将精品柑橘打入一线城市高端商超,实现基础农产品高端化。像这样的“新农人”在定塘镇已有100余人,形成了“新农人集群”。他们带来电商运营、品牌策划、大数据精准营销等新技能,促使传统农业从“田间地头”向“研发中心+品牌中枢”的产业链高端跃迁。
柑橘产业红利普惠乡村,小规模经营户不再单打独斗。定塘镇党委通过柑橘产业党建联建,联合了3家科研机构、25个村支部及其经济合作社、60多位柑橘种植大户、2家加工企业,带动200多名小规模经营户,形成“技术共研、品牌共建、风险共担”的共生机制。
从一棵树到一条链,从单一农产品到复合产业生态,定塘镇用红美人柑橘破解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这里的故事证明:当传统农业嫁接现代产业思维,土地里不仅能长出甜蜜果实,更能孕育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这本“产业经”正书写着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