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金砖”“买在金砖”……这一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缘何落户杭州钱塘?
日期: 2025-03-24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3月23日电(记者马剑、林光耀)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工作推进会21日在浙江杭州钱塘(新)区召开。会上,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正式揭牌,落户钱塘(新)区。
中国合作中心将打造金砖国家国际客厅和合作中心总部,打响“投资金砖”“买在金砖”公共品牌,推动一批示范性合作项目持续开展;结合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举办金砖国家合作对话,每年发布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报告和案例等,力争建设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示范区。
“最典型的‘特殊经济区’”
特殊经济区包括自由经济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多种形式,在贸易投资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合作中心是金砖国家深化特殊经济区合作的重要载体,旨在促进成员国间政策对接、产业协同、项目孵化和经验共享。
“钱塘,就是最典型的‘特殊经济区’。”浙江工商大学跨境电商学院副院长张芮表示,钱塘“区政合一”的体制创新,既保留了行政区治理的系统性,又兼具功能区决策的高效性,这种“双轨并行”模式为跨国合作机制的灵活运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位于杭州东部的钱塘(新)区因围垦而生,因开放而兴,是我国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拥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综合保税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杭州片区钱塘区块等4块国家级“金字招牌”。
依托叠加优势,钱塘(新)区将以江海之城智慧谷为中心,集展厅、办公、会议、路演、培训等于一体,积极打造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合作国际客厅、中国合作中心总部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综合服务平台;并建设中企国际港为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正式载体。
进入中国市场“首站枢纽”
记者注意到,中国合作中心所在的江海之城板块,集水、陆、空、铁等交通立体优势于一身:距离萧山国际机场车程约30分钟,钱塘高铁站枢纽投运后将实现8小时直达京津冀、珠三角;运河二通道下沙港年吞吐量达500万吨,杭州唯一出海码头临江码头可直通宁波舟山港。
立体化的枢纽网络,使钱塘(新)区成为金砖国家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首站枢纽”。一项统计显示,2024年,钱塘与金砖国家实现贸易额83亿元,同比增长18%。
据介绍,钱塘将以江海之城智慧谷为启动区,探索打造金砖国家国际经贸合作示范区,聚焦双向投资、经贸促进、科技合作、制度创新、出海服务“五大核心功能”,成为与金砖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桥头堡”和“始发站”。
眼下,智慧谷1号楼内,面积约3000平方米,集展厅、办公、会议、路演功能于一体的合作中心启动区已准备就绪。2号楼则将作为项目落地承载空间,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未来,位于江海之城青西三路站地铁上盖的中企国际港地标建筑“钱塘之门”,将作为金砖中心的正式载体,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集商业、办公、会务、酒店、住宅功能于一体。
共同推动高水平开放
杭州市市长姚高员表示,杭州将搭建好金砖国家制度型开放平台,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推动更高质量的“大金砖合作”。探索好特殊经济区创新发展路径,为金砖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特殊经济区领域交流学习平台,共同为世界特殊经济区创新发展贡献更多“金砖样本”。
当前,钱塘(新)区已着手启动建设“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用地面积约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主要集聚电子商务、重大成套装备、机械装备、纺织、食品、建材等产业,同时推动实现元宇宙、易货贸易等数字经济的产业化。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国合作中心在杭州正式启动,是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共识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际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金砖国家加强特殊经济区务实合作,共同推动高水平开放,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主义,意义重大。
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浙江省拥有自贸试验区、经开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多元开放平台,为金砖国家发展贸易投资、金融及人工智能等提供了良好基础。
一项统计显示,金砖国家在浙江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5000家,浙江在金砖国家累计设立企业超3000家。2024年,浙江对金砖国家贸易规模达1.4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