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外贸“上扬曲线”真提气!
日期: 2025-11-21来源:国际商报
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6%;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7.52万亿元,同比增长4%;京津冀区域进出口3.91万亿元,其中出口再创新高,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今年前10个月,中国区域外贸呈现向新向优的升级趋势,展现出强劲韧性。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到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布局中,各省区市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深度挖掘自身外贸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外贸平稳增长。
外贸主体作用日益凸显。前10个月,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7.83万亿元,同比增长9.7%,占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的55.9%,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主力军的作用持续显现。
“在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外贸主体地位也更加稳固,显示出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的56%提升至2024年的64.8%。刘英表示,当前,民营企业正逐步扩大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保障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从而构筑全球竞争优势。
“同时,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并通过境外投资拓展国际业务、开拓发展空间,进而持续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刘英说,这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密切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随着“十五五”时期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广大民营企业将为夯实外贸基本盘贡献更多力量。
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前10个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机电产品占整体出口近七成,电子元件、“新三样”产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9.5%、32.2%,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大湾区外贸的“压舱石”,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广州市一家专注于音响及电声元器件设计的民营企业,其生产的蓝牙音响等产品远销海外。“我们非常重视产品的原创设计,公司在第138届广交会上推出的明星产品便携式蓝牙音响吸引了巴西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商的青睐,目前已收获意向出口订单超2700万元。”该公司销售经理谢武斌介绍。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大湾区的进出口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电子信息产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也将为大湾区的内外联通和协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贸易多元化格局持续深化。前10个月,京津冀地区与24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稳定贸易往来,地区出口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要出口伙伴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6966.2亿元,同比增长7.9%,占比近六成;对东盟、欧盟、金砖伙伴国家出口分别同比增长5.4%、2%、15.3%;对拉美、非洲、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4.6%、31.9%、40.2%,多元化市场持续拓展。
今年以来,在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京津冀地区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通过优化外贸结构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持续提升区域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刘英认为,未来各区域应立足一域、着眼全局,加强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建设、打造经贸合作园区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度对接,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下好“一盘棋”、奏响“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