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数据勾勒中国经济韧性图景
日期: 2025-08-14来源:中国能源网
电力数据是观察经济运行的精准标尺。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能源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这一稳健增长背后,清晰呈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底色、结构升级动能与绿色转型成效。
能源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为经济平稳运行构筑坚实底座。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国成功应对15.08亿千瓦历史峰值负荷且未实施有序用电,这一现象本身即是重大经济信号。其背后是能源供应链的稳健支撑: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保持正增长,规上工业发电量实现日均增长。能源“压舱石”作用的强化,有效抵御了外部波动冲击,保障了产业链的稳定运转。
用电结构变化揭示产业升级进入深化阶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8%,与之形成显著动能差。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28.7%,连同汽车、专用设备等领域超过5%的用电增幅,标志着高端制造正成为工业增长的主引擎。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产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数字经济的强劲需求,与传统批发零售业共同构成服务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
绿色转型正从量变走向质变。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59.2%并持续高速扩张,标志着能源结构的历史性重构。而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与居民生活用电量总和,表明绿色能源已具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能力。
市场机制创新释放绿色发展深层动能。绿证交易量翻倍增长与价格理性回归(6月均价较年初低位增长4.4倍),标志着环境价值市场化定价机制趋于成熟。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8.2%的增速,则凸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这些制度性突破,正在构建“投资—生产—消纳—收益”的绿色经济闭环。
当前的电力数据图谱清晰显示,中国经济正在能源安全屏障下优化增长路径,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转换发展动能,在绿色转型突破中重塑竞争内核。这种多重维度下的韧性提升,正是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实践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