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日期: 2024-03-28来源:潮新闻
趁着春风,借着春光,嘉兴经开区播下高质量发展的希望种子。
3月21日,2024年嘉兴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全力再创政企同心拼经济促发展的新业绩、新成效,加快打造比肩一流的高能级创新开放主平台的集结号、冲锋号再次吹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着眼长三角、聚合大嘉兴、建强主城区,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嘉兴经开区该如何以更高站位坚决贯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吹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这场大会又释放了哪些信号?
嘉兴经开区召开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数字之上的雄心
“经开区因经济发展而生、靠经济发展而兴,坚定不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时时不能放下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义无反顾的初心使命,更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责主业。特别是32年积累的坚实基础,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新辉煌。”嘉兴市委常委、副市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齐力说。
经济建设是经开区的安身立命之本。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嘉兴经开区综合实力逐年攀升,成为嘉兴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
在这30多年间,经开区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2年,经开区成立之初,全区GDP总量不到2亿元,到2023年,GDP总量已经达到447亿元。经开区以11 %的主城区土地空间,实现了23.5 %的发展贡献度。
去年,经开区每平方公里GDP达4.06亿元,是全市平均的2.4倍,规上工业亩均税收47.9万元,全市第一;服务业占GDP比重50.9%,高于全市平均6.4个百分点;税收超千万楼宇42幢,全市第一,楼宇税收总额达31.97亿元。
而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更是体现了经开区为全市大局多作贡献的勇气和担当。GDP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这些指标几乎均高于嘉兴全市平均。
因此,要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创新争先、提能跃升的目标追求,经开区更需要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部署下的新定位
按照市委“着眼长三角、聚合大嘉兴、建强主城区,加快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部署,前不久,嘉兴经开区对功能定位进行深入谋划,确定了“建强主城区、打造主平台、构筑新门户”的发展新定位,构建“一轴、三廊、四片区、十二城市单元”的空间格局。
其中,作为城市封面级的国际化、枢纽型都市新城,经开区将重点推进高铁新城核心区单元、双溪湖超级未来社区、优教宜居生活单元、南湖大道黄金中央商务带4个城市单元建设,构建国际商务开放枢纽示范区。
高铁新城核心区单元将重点百川路科创产业带和秦湖大会展中心片区。总投资25亿元的卫星未来研发中心、超57亿元的长三角边缘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智能传感创新产业园等项目将提供新的发展驱动力,国际会议中心、高星级酒店、高端商务办公也将拔地而起。
同时,依托天琴湖科教创新单元、姚家荡宜居生活样板单元、国际商品交易园3个城市单元,着力打造城市核心级的创新型、品质型活力城区。
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马家浜健康食品小镇,将着力打造城市引擎级的开放型、实力型产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一基地一小镇”产值超500亿元,税收超20亿元,实现双翻番。
在经开区北部区域,将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时尚创意城市转型单元、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单元、长纤塘水岸文化文创单元3个城市单元建设,着力打造城市标杆级的生态型、融合型焕新城区。
嘉兴经开区确立发展新定位
向新质生产力要“加速度”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必须聚焦发力的重中之重,只有找准切口、因地制宜,才能将产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其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在第一位。
新质生产力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也是经开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动能引擎。
本次大会提出,经开区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实现从“效率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和跨越,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要打造智造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物医药、临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也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部分,要始终坚持聚焦数智赋能、绿色低碳方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
浙江方圆电气设备检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气设备检验检测的第三方机构,企业副总经理黄芳表示,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技服务业的检验检测是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圆检测必须走在电器制造业技术发展的前列,才能为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价值,创造了实现两业融合的可能性。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经开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基础所在。去年,嘉兴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为795.6亿元,三大主导产业中,智能制造产业产值500.3亿元,占比62.9%;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126.9亿元,占比16%;生命健康产业产值为57.9亿元,占比7.3%。
今年经开区的目标,将力争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增长10%,新能源新材料增长15%,生命健康增长10%。而到“十四五”末,智能制造产业达到600亿量级,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合计突破200亿。
嘉兴经开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尊企重企助企强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是主题,企业是主体,而企业家则是主角。
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就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嘉兴经开区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则,推动企业结构优化、层次提升,引导企业从“小而多”走向“精而强”,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发展,支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整体提升。
截至目前,嘉兴经开区累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1家(近两年新增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8家(近两年新增13家),其中“小巨人”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比例达到8%,居全市第一。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着力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规模和能级,让更多的企业成为小巨人、成为隐形冠军、成为行业龙头,力争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方面取得突破。”齐力说。
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在全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背景下,嘉兴经开区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忧、给企业破难、助企业腾飞,让企业和企业家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生产经营。
据了解,去年嘉兴经开区兑付了7.4亿元的涉企补助资金,补贴金额同比增长19%,而今年,经开区的专项资金和融资支持将更多、更有针对性,奖励面将更广,让经开的企业有更多、更足、更实的获得感。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特聘研究助理、北草堂集团总裁刘子齐表示,嘉兴经开区营商环境机遇和优势融合并存,政策资源优势持续聚焦,承载发展优势充分彰显。“建设我们共同的‘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企业家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