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 速递温情 记者随快递员在余姚四明山为老人派件
日期: 2025-10-29来源:浙江在线网站

熊绪龙准备上山派送包裹。 通讯员 王博 摄
细雨如丝,悄然织入余姚四明山北麓。
这片山林间,有一条被视为当地“最难跑”的快递线,它蜿蜒串联起陆埠镇下鲁、梅林等偏远自然村,山路崎岖难行,村民住所分散,常住人口多为年迈的老人……
近日上午9时不到,33岁的顺丰快递小哥熊绪龙,已走在通往下鲁自然村的山道上,怀里抱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开始今天第一件快递的派送。
3年前,熊绪龙刚入职接手这条快递线时,同事拍拍他肩膀说:“先试试,可能跑不下去。”然而,3年过去了,这位平凡的快递小哥用自己的方式,为山区老人把这条快递线跑出了温情。
我们快步追上熊绪龙,这一趟跟访,想亲身体验这条快递线上的故事。
爬山800步,送出一个包裹
细雨斜斜飘落,我们脚下的山间石梯时陡时缓、时有时无,地面密布的青苔已被雨水激活,泛着湿滑的光。
“小心点,滑!”熊绪龙扭头提醒我们。我们点点头,愈发留意脚下。
山路的尽头,就是我们要去派送第一件快递的李大伯家,他家网购比较多,是村里的网购大户,每月的快递量占全村的一半。通往他家的山路也是整条快递线路上最难走的一段,熊绪龙无比熟稔:“大概一公里长,要爬800步。”
或许是说话分了神,熊绪龙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一个趔趄。还好,他反应及时,手臂用力撑在一棵老松树上,才没有摔倒。站稳后,他冲我们摆摆手:“没事,没事,小状况。”边说,他边用手摸了摸怀里的包裹,确认完好无损,才松了一口气。
3年前,熊绪龙刚接手这片区域时,上班第一天就在村口遇见一位老人背着从市集采购回来的米、油,老人步履蹒跚,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喘口气。
“大伯,您到哪里去?”熊绪龙上前问道。“我住半山腰,山路不好走,出来一趟,来回得一个多小时。”老人疲惫地回答。
看着老人佝偻的背影,熊绪龙接过他手中的米和油,说道:“我送您回家。”那是他第一次切身体会这条山路的难行。他暗暗定下目标——无论刮风下雨,老人的包裹都要在半天内送到家门口。这对于住户分散的山区来说,难度很大。

“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雨天,雾气弥漫,能见度很低,我们只能盯着脚下的山路慢慢挪步;秋冬季,落叶铺满大地,踩上去像踩在棉花上,稍用力就会打滑。有一次,我的头顶突然‘哗啦’掉下个野蜂巢,吓得我抱着包裹蹲在树后,等蜂群散了才敢起身……”
山民住所分散,每天奔波100公里
终于,石阶尽头现出李大伯家的屋檐,一幢石瓦平房,孤立在半山腰。
李大伯这会儿就坐在门口石凳上,见到熟悉的身影,他起身迎出来,脸上绽开笑容:“小龙,又麻烦你跑一趟了!”熊绪龙双手递上包裹:“不麻烦,应该的!”
喘口气的功夫,我们看了看时间:9时16分。接着,我们返回快递车,去拿下一份要派送的快递。我们一边走一边复盘早上的线路:8时半,在距离下鲁自然村脚十多公里的宝湾国际物流中心顺丰快递中转站,将熊绪龙负责片区的100多件快递装上货运快递车出发,一路颠簸到下鲁自然村山脚下。可仅仅这第一件快递,就耗费了30多分钟。
“得抓紧了!”我们有点着急,低声催促熊绪龙。
熊绪龙看出了我们的急迫,跟我们聊起他每天的工作。他负责的片区覆盖两个大行政村,其中下鲁和梅林两个自然村最为偏远,且各分东西。“虽然这两个自然村的快递不多,但特耗时,不像城区派件,多件快递可能都在一幢楼集中派送,搞定比较快。今天这两个自然村共有20多件快递,派送得花两个多小时。不过剩下的几十件快递,派送起来就快多了。”熊绪龙说,有一年“双十一”,一下子来了200多件快递,从早上送到天黑,差点崩溃。这条快递线之所以难跑,派件极度分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熊绪龙打开手机上的快递系统,展示了近段时间的派件路程:平均每天奔波100公里左右。“这条快递线路远不说,进山之后,信号时有时无,里程数无法准确计入,实际跑的路应该比这多。”
我们好奇为什么熊绪龙愿意坚持下来,他笑着说:“支撑我的是一些温暖的细节。比如,老人们会提前准备好热茶迎接我。偶尔有人寄来水果和点心,老人们还会塞给我尝尝。有次我扭伤脚,村民们还发信息关心我呢。”这份温暖,让这位四川汉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在下鲁自然村,我们跟着熊绪龙又送了4件快递,送完已经是10时多。我们再次回到快递车上,开往下一个目的地——同样偏远的梅林自然村。
“这是要把早上的流程再刷一遍?”我们询问,熊绪龙嘿嘿一笑,不断走山路,正是他的日常。
坚持当面交付,多看一眼才放心
“喂!陈奶奶,在家吗?有您的快递,我这就给您送上去……”在出发前往梅林自然村派件之前,熊绪龙便开始拨打收件人电话,他通常是等老人在家时当面交付。
“其实,按公司规定,放在收件人指定的位置即可,但我想亲手交到老人手中。这样就能见个面,看看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态,或是有没有需要帮把手的地方。”熊绪龙说,趁着送快递“多看一眼”,他也能放心不少。
不一会儿,快递车抵达梅林自然村,我们跟着熊绪龙跳下车。他从车上抱下一箱快递,“看,这是象山的橘子,保准是老人的孩子寄来的。”说完,他带我们沿着村道走,攀上几层石梯。“陈奶奶家有一儿一女,都在外地,他们经常寄海鲜、水果过来,中秋节前后,月饼快递我都送了七八次呢!每次送到,老人总是特别开心,这是收到了孩子的关心呢。”
“放这里,放这里,抱着怪沉!”陈奶奶热情地招呼我们。熊绪龙将贴有“生鲜速运”标签的箱子放下,我目光一扫,这才发现箱子上还叠放着熊绪龙带来的其他快递公司的快件。
熊绪龙解释:“有的快递没派送到家,而是统一放在山脚的快递站点由收件人自取,我路过看到了,就顺手帮陈奶奶带来。”他说完,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小袋螺丝,交到陈奶奶手中:“这是您前两天托我买的螺丝,也一并带来了……”陈奶奶连连道谢,脸上满是笑意。
送完陈奶奶的快递,我们接着前往下一个目的地——70岁的李美娟奶奶家,李奶奶一见熊绪龙,就迎上来拉着他念叨:“谢谢你上次帮我设置手机,把很多推销电话挡住了。”
原来,熊绪龙留意到李奶奶有一段时间总是收到一些“到付”的保健品包裹,便问了问,果然是李奶奶接了推销电话后一时冲动购买的。“奶奶,您说这些东西,哪用得着买这么多啊?”他每次上门,都会委婉地提醒几句,后来,他干脆帮李奶奶设置手机的来电过滤功能,屏蔽了很多推销电话。李奶奶对熊绪龙的细心和体贴赞不绝口。
大约11时,我们送完了梅林自然村的十多件快递,然后前往沙路村、干溪新村等自然村。果然像熊绪龙说的那样,剩下几十件快递,派送起来快多了。12时之前,早上取的100多件快递全部派送完毕。
当天的派送,只是熊绪龙日常工作的小小片段。一个个包裹送出,一次次顺手帮忙,看似微不足道,却在这条蜿蜒的山路上,渐渐累积起温暖的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