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年轻人如何有底气在村里搞事业?
日期: 2025-10-29来源:新华网
“青年企业家国际合作发展大会”10月28日将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参会企业名单里,一批从“几人团队”成长起来的青年入乡企业格外引人注目。安吉如何给年轻人在村里搞事业的底气?
1
入乡青年突破成长瓶颈
在“青年企业家国际合作发展大会”平行论坛“生态环境新发展”的议程里,出现了程铄钦的名字。他是“90后”,曾是安吉乡镇小学的语文老师,三年前他辞掉工作,和几个朋友来到梅溪镇红庙村,将废弃矿坑改造成刷屏社交媒体的“深蓝计划”咖啡馆。
这个最初比较“迷你”的创业项目,如今已壮大为拥有120多名青年员工的深蓝计划(浙江)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们还将灵峰街道城南社区一片荒废垃圾场改造成乡村策展型公园——“深蓝公园”,自2024年年底运营以来,“深蓝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

深蓝公园。新华网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85后”陈喆展现出另一种成长路径。这位从上海归来的品牌营销人,作为初代余村“全球合伙人”,带着城市资源回到家乡,在余村老水泥厂改造的乡村图书馆内开设了“美在余村”国漫主题文创店,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IP引入乡村。
2024年,陈喆走出余村,在安吉县凤凰山森林公园打造了“吉里谷”森林非标商业体。利用公园里的5间闲置配套用房,创建包含在安茶馆、森林餐厅、森林运动馆、“咪一口”小酒馆和设计师工作室的多元业态综合体。从单人创业到团队运作、再到企业化运营,这些业态主理人均为陈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们在安吉构成了一个国际化创业小集群。

在安茶馆。新华网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瀑布咖啡”的成长同样迅速。这一从安吉山野间走出的品牌,不仅在安吉本地复制,还跨区域发展。国庆期间,“瀑布咖啡”开到了杭州西溪湿地。

瀑布咖啡。新华网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些看似各异的成长路径背后,不仅是项目本身所具备的市场竞争力,还折射出安吉托举青年的成长阶梯。安吉究竟做对了什么,才能让这些初创团队突破成长瓶颈,顺利完成向现代企业的蜕变?
2
系统支撑成就青年事业
“青年入乡项目普遍面临资金、市场、人才、制度等多重挑战,容易陷入‘小而散’的发展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观察·青年入乡看安吉》作者赖惠能分析说,让入乡青年的“创意”成为“事业”和“产业”,安吉提供了一个覆盖空间、资金、人才、生活、平台的五维系统支撑体系。
为了让项目和空间快速匹配,安吉推出文旅资源地图和文旅运营招商相亲会,“自由集”主理人王丽君就是通过这样的载体,很快锁定梅溪镇荆湾村的废弃老厂房,大大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为给不同阶段的项目提供合适载体,安吉系统构建了“百人村、千人园、万人城”的梯度空间:想落地文旅新业态,可提供山塘溪流、树木山林、农场田野、闲置房屋等百余处较成熟、待开发的资源点位;想做青创项目,有66个生态、低密、舒适的青创空间可供选择;如果是科技型、人才型创业项目,有150万平方米的人才园区可入驻……
“提交申请12天,100万贷款就到账了。”“山屿旷野”咖啡主理人桑苏慧回忆说,有了“青年入乡发展专项创业贷”为期两年、金额100万元的免息免担保贷款,他们的项目才能顺利落地灵峰街道碧门村。除了起步阶段有这样的“创业贷”,成长期企业还可通过两山梦想基金获得更大规模的支持。

“山屿旷野”咖啡。新华网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缺人,缺志同道合的人,这恐怕是乡创项目想扩大规模的普遍困扰。”安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安吉联大”全国大学生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大学生们第一年在校学习,后两年在安吉开展学习+实践,相当于实践基地提前为乡村业态培养熟悉当地情况的专业人才。此外,数字游民公社也成为安吉人才流入的接口,不少数字游民成为创业团队重要人才库。
为帮创业者分担“养团队”的压力,安吉还在全国首创“人才共有产权住房”,并贴心推出“按月领工资式补贴”机制,连续发放一年,提供“细水长流”式的支持。
将青年的“创意”转化为“产业”,更需要优质资源的强力加持。当“种草”成为连接城乡的新密码,安吉与小红书展开整县域合作:政府提供政策与场景,平台则注入流量与运营能力,为入乡青年注入了强心剂。这里不仅是“情怀落脚点”,更是“事业新起点”。
3
青年入乡重构乡村产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入乡青年团队中有不少是科技型企业,他们正将新经济带入绿水青山间。
2023年,出版产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服务商——湖州云梯科技有限公司,将总部从城市迁至乡村,落地安吉余村“青来集”。

余村“青来集”。新华网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当时,公司正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却面临两难:项目开发资金紧张,城市租金高。
一次偶然的机会,天荒坪镇干部向云梯科技创始人周伟介绍,村里如今已拥有完善的办公配套——5G网络全面覆盖,交通便利,超市、餐饮、咖啡馆、酒馆一应俱全。
实地考察后,周伟惊讶地发现,余村不仅环境优美、生态宜人,基础设施也极为完善,办公成本也可大幅降低。更出乎意料的是,云梯科技的入驻,还获得了由安吉政府产业基金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如今,公司在全国设有五个办公场地,而在安吉的体验,最为独特。
2024年,云梯科技已带动百余名高校毕业生在村中驻地办公。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小颜笑着说:“每天在大自然里写代码,是城里程序员难得的松弛。”
“科创共长天一色”正成为安吉在新经济企业心中的标签。
“两山”未来科技城目前引入新经济、总部经济、金融机构、第三方政务服务机构、人才项目、跨境电商、科研机构等企业共100家。“优质山水资源、低密度办公空间、功能齐全的配套、靠谱的营商环境。这些都是我们吸引企业的底气。”安吉县建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两山”未来科技城。新华网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截至2025年9月17日,安吉全县引育的22家上市企业中,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平台经济等为主的新经济上市企业达13家,实现沪深A股、港股、美股等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全覆盖。
“企业从城市迁往乡村的背后,是一场由技术跃迁、成本重构、可持续发展、人类精神需求升级共同驱动的空间革命。”浙江大学数字乡村研究中心主任杜英森分析说,从全球发展进程看,乡村成为新经济空间是多重趋势聚合的必然结果,青年入乡实践其实是在颠覆乡村空间传统定位中的创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