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东:“三美”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日期: 2025-11-05来源:中国报道网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开展“三美”融合集成改革试点工作地点名单,金华市金东区成功入选。

走进金东,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连绵如画的田园与和美宜居的乡村和谐相融,共同刻画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美好景象。美好图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实?答案写在金东的绿水青山间。
金东生态本底优越,水域覆盖率12.7%。以此为基础,全区系统性推进生态治理,投资约1.7亿元实施金华江治理二期工程,并实施东湖水利枢纽、东溪水库扩建等项目,为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保障和水景观基础。同时,投资1.6亿元对八仙溪进行全流域生态化改造,使其长期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打造“会呼吸”的生态河道。

治理不止于水系。金东以“积道山为核、八仙溪为带”,开展乡村“五美联创”,对王溪湿地、稻田公园等重点板块进行“深改造、精提升”。在岭下镇釜章村,12栋老宅被改造为积道山禅意度假区的青瓦木墙别墅,清泉绕屋,古风悠然,节假日“一房难求”。保留传统肌理的改造,配以智慧路灯、生态停车场等现代设施,让乡村既留得住乡愁,又跟得上时代,也让乡村从“一片美”迈向“处处美”。
最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金东以共富带建设为切口,打造环积道山共富圈、悠游北山共富带等平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位于岭下镇的归乡·八仙积道景区整合5平方公里资源,将周围的“小乡村”变身为“大片区”。岭五村村民朱云峰原本在外面跑运输,看到家乡发展的新机遇,果断将省运会马术场馆旁的自家宅院改造成“骑士驿站”民宿。“我希望能让更多人认识我的家乡,到我的家乡来游玩。”朱云峰说。
一棵苗木、一头两头乌、一株佛手……优质的生态产品也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归乡创业,他们不断创新着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金东立足自身优势,做强特色产业链。澧浦镇持续擦亮“金东花木”金招牌,通过“林苗一体化”改革整合两千余亩低效农业用地,延伸出研学、文创等新业态;塘雅镇万亩良田间的树下咖啡每日游客络绎不绝;赤松镇北山口村的农创客吴康通过电商直播让金佛手走红网络,开发的佛手茶、香薰等衍生产品畅销各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密码,也是吸引乡村人才回流的基础,并最终达成人才、产业相辅相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在金东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看来,有了产业的长足发展和人才的鼎力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才会更加坚实。正如澧浦镇湾塘村通过连片池塘改造,从一个偏远山村蜕变为集露营、垂钓于一体的热门旅游点,成为“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高效转化的生动范例。
“三美”融合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的“美好生活”。金东通过高水平的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既改善人居环境,更集聚高端要素,为美好生活提供坚实支撑。其中,“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生态修复工程成为点睛之笔。

金漪湖地处低丘缓坡地带,集合了山水林田湖等丰富资源,生态禀赋独特。“最大程度保留原生态基底”“无痕轻干预”,成为生态改造过程中的共识。“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原生植物,整体设计旨在最小化影响环境,将城市和山水的生态配合最大化。”金漪湖科创策源地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完成后,金漪湖保留绿地、水域、农林等共6434亩,原生态基底占比稳定在60%以上。
如今,清波荡漾的金漪湖已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热门“打卡地”,而其牵引的“绿线”更延伸出产业发展的“金线”。零跑汽车、新能源及其上下游全产业链、龙芯智慧产业园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高层次领军人才紧密聚集,使这里从红岩荒坡,一跃成为“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实现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同频共振。
放眼金东大地,这里以“三美”融合为笔,奋力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时代新画卷。一条条共富带、一个个新兴产业,最终都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024年,金东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3,居全市前列。

“成功入选省级试点,对我们而言是新的起点。”金东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金东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在破解乡村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等共性问题上,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金东经验”。(廖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