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期人水和谐的美丽德州新篇章
日期: 2024-11-15来源:中国环境报
图为蓝天白云下黄河(德州段)美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七个聚焦”之一,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山东省德州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中心任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力推进美丽德州建设。2023年水环境质量较2020年改善23.81%,实现连续三年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达到有记录以来最优值,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今年1月—9月,全市6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标准,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66.7%。水环境质量指数5.27,居全省第四位,同比改善1.3%,改善幅度居全省第四位。
强化统筹协调,全力构建合力治水大格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联合住建、水利、农业农村、城管等部门,建立协同治水机制,形成合力治水大格局。一是与水利部门建立闸坝调控、生态补水、信息共享、联席会商“四个机制”,协同推进水质改善。二是与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推动协同共治,有效应对漳卫南运河水系水质波动。三是先后与济南市、滨州市、聊城市等周边地市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依规严厉惩处恶意排污、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四是在落实河湖长制基础上,成立国控、省控断面“断面长”,由对应河长兼任,统筹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强化水环境治理能力,加大保护力度。
强化创新,完善“治用保”体系。一是“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2023年,所有县(市、区)全部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改造,提前两年完成目标任务。全市18座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日处理能力72.5万吨,提标改造率81.46%。二是“用”,循环利用节资源。为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德州市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在省内率先启动河河连通、河库连通、库库连通的水系连通工程和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倾力打造集水资源调配、防洪调度、水生态保护、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水环境治理模式。中心城区构建起“四纵三横二十七廊”的水系循环网络,充分做活水资源。三是“保”,生态保护促和谐。“十四五”以来,德州市共争取中央、省水污染防治资金2.47亿元,在污水处理厂下游、支流入干流处等地积极打造“万亩湿地”。在保水质的同时增颜值,马颊河(平原段)成为首批入选的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形成了水景观优美、水循环畅通、水生态良好、水文化丰富的水生态大环境。
强化日常监管,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探索建立“411”工作模式,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加强督导,彻底解决一批影响水质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完成年度约束性目标任务,力争实现内控目标。二是抓住时间节点,持续发力。围绕德州市面临的无水可治和有水难治的困扰,深入排查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加强精准靶向治理。三是巩固提升水环境安全保障水平。加大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整改新增环境问题,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德州市将以矢志不渝的定力,攻坚克难、加压奋进,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深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之以恒做好水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德州建设,治本固源、以德治水、造福于民,谱写新时期人水和谐的美丽德州新篇章。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