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项制度创新、180个重点项目!一体化示范区五周年成绩单发布!
日期: 2024-12-27来源:嘉善新闻网
12月25日下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五年来,示范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54项,其中4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推进两轮共计180个重点项目,为全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突破口,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厚积成势,展现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面貌。
“五年来,示范区生态底色更亮了。”示范区理事会秘书长、执委会主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介绍说,经过五年建设,示范区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从75%大幅提升到98.1%,“一河三湖”水环境质量已提前达到2025年目标。发展成色更足,去年两区一县GDP合计47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729亿元,较2019年年均分别增长5.94%和8.19%,R&D经费投入强度增至4.2%。民生福祉更优,“轨道上的示范区”建设提速,531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926家药店实现跨省医保结算,9条省际“断头路”陆续通车,网上跨省通办事项超3500项。
改革破局,示范区先行。五年来,示范区聚焦区域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示范效应——强化规划引领,基本形成“1+1+N+X”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体检评估等机制,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突出绿色发展,加强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实施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等机制,构建生态保护制度“四梁八柱”;坚持共建共享,先后发布5批63项共建共享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国家“大战略”给示范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小幸福”。
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少不了重大项目支撑。示范区已实施两轮重大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180个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元荡实现23公里岸线整体贯通,上海轨交17号线西延伸工程已建成投运,青浦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已投入使用;沪苏湖铁路26日正式开通,水乡客厅方厅水院预计明年竣工投用;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园、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嘉兴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嘉善聚焦科产联动,全方位发力,取得一系列成果。通过集中打造祥符荡创新中心,嘉善推动浙大智慧绿洲、嘉善复旦研究院、祥符实验室、上大研究院等创新载体获评国家级平台7个,目前已集聚研发人员超1000人、硕博比超90%,在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领域共研发形成标志性成果40项。今年1~11月,嘉善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3.6%,较示范区成立初提高12.8个百分点。
嘉善将如何为示范区建设注入新的科创动力?“下一步,嘉善将以提升创新质效和能力为重点,正式启用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围绕创新成果‘哪里来’‘如何转’‘怎么用’等问题,携手青浦、吴江健全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路径,全面建设好跨省域高新区,推动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