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聚焦提质增效 聚力突破提升 奋力谱写会计管理改革浙江实践新篇章
日期: 2025-04-02来源:财政部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近年来,浙江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会计审计机构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发挥财会监督作用等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立足“管制度、管行业、管队伍”基本职能,提质增效、突破提升,奋力谱写会计管理改革浙江实践新篇章。
一、聚焦制度强基,以更高站位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牢牢把握“财政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坚持把会计工作放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扎实推进会计法治建设,为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是积极落实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贯彻实施新会计法,是发挥会计工作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新会计法实施以来,浙江财政全面加强学习培训,广泛开展宣讲宣传,深入推进贯彻落实,将其列为厅党组重点学习内容,推动纳入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范围,进入党校主体班次课堂,掀起上下联动、全员覆盖的学习热潮。
二是积极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水平。坚决落实财政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相关要求,常态化更新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引,率先制定公立医院内控指引,积极谋划推进高等学校内控建设,指导相关部门完善单位内控制度,高质量完成19902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报告编报。
三是积极推进会计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深化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基于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探索出不同的实现路径,实现电子凭证全流程无纸化,试点工作荣获浙江省改革突破奖。开展小微企业增信会计数据标准试点,通过应用标准,推动会计数据共享,更好地发挥会计数据价值,降低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门槛、提升贷款便利性,同时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诚信社会的建设。
四是积极探索管理会计实践应用。开展管理会计案例征集和遴选,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9个案例成功入选全国案例库,位居全国首位。
二、聚焦行业引领,以更强力度推动财会监督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将财会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推进财会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财政聚焦行业重点领域,创新突破、协同发力,扎实推动财会监督落地见效。
一是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会计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会计师事务所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数字化、规范化建设,指导开展基础性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开拓金融审计业务、境外市场和跨境业务,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省域建设能力。
二是迭代完善行业智慧监管应用。推进监管成果共享共用,发布行业智慧监管应用数据共享共用方案,探索行业数据与审计、经信等监管部门共享共用机制。2024年,浙江省累计预警违规问题1168个,行业监管加快向常态化智慧化转型。
三是整顿规范会计审计秩序。强化会计师事务所日常监管,持续开展行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对45家“有照无证”会计师事务所责令限期整改,对4家涉嫌“无证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对47家“无证经营”和10家存在“虚假承诺”行为的代理记账机构进行处理,切实规范会计服务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聚焦队伍建设,以更全体系打造会计人才工作矩阵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浙江财政牢固树立人才引领会计发展的理念,系统打造“识才+育才+用才+聚才+留才”工作矩阵,着力锻造专业化、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队伍,为助力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会计人才保障。
一是健全会计人才队伍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全面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深化会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出选、育、管、用、留等五方面18项工作举措。制定会计人才队伍培训培养行动计划,构建层次分明、定位清晰、高效有序的会计人才培训培养项目体系,全面提升会计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是全面夯实会计人才工作基础。修订职称评审工作指引,创新职称评审制度,提高职称评审的科学性、公平性、规范性。加大会计人才队伍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形成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青年英才等人才梯队。
三是搭建会计人才服务平台。依托会计学会成立省、市两级会计领军(高层次)人才委员会,制定管理办法,打造聚才、用才平台。创建行业“百团千师助万企”助企品牌,围绕“暖企解难题”“助企提质效”“惠企减负担”等主题,多形式、多渠道、常态化开展助企活动800多次,惠及近2万家企业,充分发挥会计人才积极作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浙江财政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不断提升会计管理水平,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浙江省财政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