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重塑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新范式
日期: 2025-07-08来源:中国青年报
“田都不够认养了!”2022年初春,腾讯“云稻米”认养计划让重庆酉阳何家岩村的村民又喜又急——稻秧还未插,全村60多亩稻田的稻米在网上被认购一空。当年仅凭这一个项目,村民和村集体增收66万元。这一来自田间地头,冒热气、滴露珠的故事作为中国企业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案例,写入38万字的《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7月4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课题组发布新书《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理论与实践》。众多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人员以及企业界代表汇聚一堂,聚焦“企业社会价值创新与共同富裕”主题,与会者探讨形成一个重要共识,即中国企业正在尝试走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并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价值创新之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为《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理论与实践》一书倾注大量心血。他带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于2021年组建专门课题组,对一批代表性企业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奔赴贵州、重庆、宁夏、四川、浙江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最终凝结成这一沉甸甸的学术成果。
郑功成表示,企业作为财富创造的主体,其发展不仅关乎自身商业价值,更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当前,企业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日益关注并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民营企业正在努力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实践,其核心要义就是强调企业既是商业价值的创造者,也应当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主张通过两者融合、双轮驱动,以企业的核心能力牵引社会价值创新,再以社会价值牵引商业价值,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双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惠及全社会的社会价值生态圈的形成,实现共享发展、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
在郑功成看来,中国企业从过去主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履行社会责任等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转向通过自身实践创造新经验、提供新方案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由此构成超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新内涵,其价值在于为人类企业制度文明的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可喜的是,中国一批先行企业正通过共创共益共享共治的实践探索,走出一条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之路。
2021年4月,腾讯公司宣布“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升级,首期投入500亿元。同年11月,腾讯联合酉阳县政府、中国农业大学组建工作组,以何家岩村为试点启动“共富乡村”探索。项目开展过程中,鼓励村民以自身闲置房屋、技艺、劳务等与村集体捆绑,适配合适的经营新业态,共富发展。
何家岩村组建乡村CEO团队代表村集体经营的新业态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干事创业。团队成员李梦娜从担心“孩子留守”的宝妈,成长为咖啡馆金牌运营者;22岁的齐腾云,大学毕业后回村管财务;23岁的何权艳返乡负责新媒体运营。2022-2023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479万元增至699万元。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奚丹说,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始终离不开国家战略的引领与支持。3年来,乡村CEO计划为广大农村地区培养了一批新型经营型人才,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增的新职业中,就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
2021年华为发挥自身优势,与北京老年开放大学联合开发“鹤颜学堂”,加入“百千万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利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为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同时传递生活服务、反诈等实用知识,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饿了么公司副总裁田西艳介绍,平台拥有超400万新灵活就业群体与近400万中小商家,聚焦城市社区服务,关注骑手等群体权益,发起爱心餐行动惠及76个城市、近800万群体;拓展骑手角色融入城市治理;针对老年送餐难题,探索可持续数字化解决方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青连斌认为,从腾讯、蚂蚁集团到新希望、华为等领军企业相继加入,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圈不断扩大,标志着中国企业从单一探索迈向多主体共创的新阶段。中国企业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实践,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拓展至更深更广维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经荣说,今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极大鼓舞了民营企业家的实干热情,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舞台。未来民营经济定会更有作为,为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价值创新和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北京大学党委原副书记、法学院教授叶静漪认为,企业社会价值创新推进共同富裕应当遵循相应的法治轨迹。共享型社会法可以通过共建、共治、共享重塑社会成员之间尤其是劳资双方的价值分配格局,助力形成劳资命运共同体。在当前平台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共治机制的建立尤为迫切,法律应尽快明确算法规则的正当性边界并保障劳动者的协商权。社会法强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在这一框架下,企业不应将公益视为第二战场,应将乡村振兴、健康普惠、绿色转型等公共议题纳入主业逻辑,通过技术与管理能力为公共服务注入创新动力。此外,政府与立法机构应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通过税收优惠、投资引导、信息强制披露等举措激励企业投入社会价值创新,同时以劳动基准法和社会保障法守住权益底线,让企业社会价值创新真正惠及劳动者和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郑功成的思考更为深远。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全面提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全面、更高层次的新追求,并集中表现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合理分享财富、稳定安全预期、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目前,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有不少“急难愁盼”,“这些问题既是一家一户之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不仅需要政府持续发力,也是企业开展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重要方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崔丽 刘胤衡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