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不能走“捷径” 正规渠道最安心
日期: 2025-07-14来源:西部法制传媒网
在彬州这片因煤而兴、蓬勃发展的土地上,去煤矿上班虽然辛苦,但收入丰厚,是许多普通家庭就业的优先选项。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这份民生需求,以托关系进煤矿为幌子,将十余个家庭劳动致富的希望化成了泡影。
7月2日,彬州市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的一起以“煤矿招工”为诱饵实施诈骗的案件公开宣判,被骗的9.9万元全部退还至被害人手中。
煤矿招工诈骗
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手头拮据的郑某某盯上了彬州煤矿招工热的时机,给自己贴上了有“内部关系”的标签,通过抖音短视频、熟人推介等渠道,向急需找工作的求职者宣称其有特殊渠道,只要肯花钱,就能安排人进彬州市各大煤矿工作。为骗取信任,郑某某的套路环环相扣:与被害人签订了职介协议书,承诺介绍不成功还可退款,后以“体检费”“报名费”“疏通关系”等理由要求被害人先交钱再办事。部分被害人因郑某某是朋友介绍,又急于找工作,便咬牙交了钱。然而,钱交了,“协议书”也签了,心心念念的煤矿工作却始终没动静。当被害人追问何时上岗时,郑某某要么以正在办理为由拖延,要么干脆避而不见。直至2024年底,十余名被害人发现郑某某手机关机、微信不回,才意识到被骗,纷纷报警。
追赃挽损护民
案件移送彬州市人民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没有止步于定罪量刑,而是聚焦追赃挽损与化解矛盾,主动作为、全面履职。一方面,检察官通过梳理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锁定郑某某的诈骗事实。另一方面,检察官多次与郑某某及其家属沟通,释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退赃退赔对量刑的积极影响,动员其赔偿被害人损失,争取从宽处理。同时,检察官逐一联系被害人,核对每笔被骗金额,听取他们对案件处理的意见。在检察官的努力下,郑某某家属最终同意先行垫付赃款,被害人向郑某某出具了谅解书。在检察官的不懈努力下,今年6月,9.9万元被骗钱款全部退还至被害人手中。部分被害人含泪说:“我都放弃了,准备去外地打工了,没想到还能拿回被骗款。谢谢检察官为我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宽严相济平衡
审判阶段,承办检察官认真梳理了案情,认为郑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已构成诈骗罪。但鉴于其有自首情节,又认罪认罚、全额退赃、取得部分被害人谅解,且系初犯,依法可减轻处罚。故建议以诈骗罪判处郑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三年,并处罚金1万元。经审理,人民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缓刑不是“免罚”,而是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承办检察官解释,郑某某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财产权,必须通过刑罚让其认清错误。但考虑其案发后积极补救、降低犯罪后果,适用缓刑更符合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
正规渠道求职
近年来,随着彬州煤炭产业升级,“煤矿招工”类诈骗时有发生。骗子正是利用群众“求稳怕变”的心理,以“内部关系”为饵行骗。对此,办案检察官特别提醒:正规煤矿招聘均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发布信息,不存在“内部关系”“花钱安排”的情况。任何以“押金”“培训费”“打点费”名义要求先交钱的,均为诈骗。熟人介绍也需核实信息,务必通过煤矿人事部门或官方电话确认招聘的真实性。一旦发现被骗,立即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记者 郭朝霞 通讯员 何大强 黄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