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迈向“村村绿富美”:大下姜联合体以结对帮扶拓展共富路
日期: 2025-11-21来源:浙江生态环境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提炼、交流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和经验启示,今年省美丽办评选出生态修复、生态赋能、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多利用、美丽乡村、权益交易等7个领域共28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典型案例。本文刊载的系美丽乡村类案例,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具有示范借鉴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下姜村位于千岛湖源头凤林港溪畔,曾因群山荒秃、污水横流而贫困。在“千万工程”推动下,该村果断关停木炭窑、拆除猪圈,大力发展精品果园、林下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开展民宿经营,实现从“烧炭养猪毁生态”到“民宿游客破百万”的生态与经济共赢转型。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2000元跃升至5.5万元,彻底扭转了“有女莫嫁下姜郎”的困境,走上“游人如织瓜果香”的振兴之路。2019年以来,以该村为核心,成立“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主攻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从“一村绿富美”,探索迈向“村村绿富美”。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生态治理,绘就绿色发展底色
注重科学规划。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中心编制整治规划,实施水域岸线并治,从整体上规划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围绕“大下姜”发展,联合制定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系统部署村庄建设、产业振兴、交通发展和绿色发展。创新管护机制。制定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县乡村三级护水、红黑旗赋旗等制度。将环境保护纳入村集体、村干部、党员综合考评及党员发展考察。编制“一河(湖)一档”“一河(湖)一策”,开展专项检查、日常保洁、水政执法。实行交接断面水质、PM2.5浓度、农污设施出水达标率红黑旗赋旗。强化污染治理。创建农村污水零直排村,提标改造农污处理设施及建设尾水回用系统,开发农污监管平台实时监控预警,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00%覆盖、出水达标率95%以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和面源污染防控,打造国家级小流域生态清洁示范区,提升水土保持率。
(二)实施生态农业,推动绿色产业升级
生产层面,大力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推广“肥药两制”等绿色防控与有机肥替代。进一步优化布局,建成现代化休闲农业产业园,种植高效作物,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红高粱等,形成差异化产业格局。运营层面,培育强村公司,引入现代管理,开发农产品,建立销售渠道,宣传推广品牌。深化培育公用品牌,实行统一品牌、包装、标准、价格的“四统一”管理,提升附加值。支持农业主体创优,制定执行地瓜干、红高粱酒等产品市场化标准。销售层面,设立农产品优选直供中心和展示体验店,推动进驻星级酒店,进一步拓展线下渠道。打造电商平台,建立数字产品库和销售矩阵,运用新媒体、直播进行销售。推出系列农特产品,通过展销店、农博会、村企联建等方式推动品牌变现。
(三)发展生态旅游,激发价值转化动能
强化经营山水、乡愁、美丽、文化理念,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双轮驱动,提升村民收入。以生态修复激活绿色资本,开展山水经营。引进社会资本,改造废弃铜山铁矿为“智蜂小镇”、废弃枫树岭水电站为多功能生态旅游综合体,变废弃资产为生态产品。以农耕记忆凝聚情感,开展乡愁经营。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实行规划、管理、营销、分客、结算“五统一”。改造废弃猪栏为餐厅、老校舍为电影取景地。开发打麻糍、包粽子等农事体验项目,建造竹编、根雕等匠人工坊。以精微设计塑造诗画空间,开展美丽经营。统一徽派建筑风格,实施立面改造。通过“微改造、精提升”,优化滨河步道、灯光鱼鳞坝等点位。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利用民居后院发展“共富后巷”,将杂物空间转化为休闲业态。以品牌IP驱动价值转化,开展文化经营。依托省委书记联系点及红色遗迹,打造“梦开始的地方”核心品牌,设计吉祥物,开发文创产品。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展示馆、研学营,推出红色研学路线及主题课程。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全貌
三、经验成效
(一)夯实绿色发展基石
下姜村及大下姜联合体通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流域综合整治、五水共治、面源污染治理等行动,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实现卫生厕所覆盖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河流水质优秀率等5个100%,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焕发富民产业新气象
下姜村入围“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百强村”,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金名片效应进一步放大,大下姜与淳北、淳西南联合党委及安吉余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通“姜姜好”水上旅游等特色线路,与安吉余村互设窗口。2024年大下姜接待游客119.3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798.58万元。现代农林业进一步成为大下姜的富民产业,国储林一期项目流转山林面积17.8万亩,每年增加林地流转费938.8万元。2024年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25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459.86万元、经营性收入1972.46万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130.1%、360.8%。
(三)形成生态文明思想成果
《以“一村蝶变”点燃“全域共富”燎原之势—习近平总书记和淳安县下姜村的故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刊发,大下姜经验纳入省委党校案例教学,一滴水研学营成功创建省级乡村博物馆。总结提炼并出版发行《忠实践行殷殷嘱托 奋力推进共同富裕—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高质量发展报告》《一滴水的力量—淳安县乡村振兴共富故事选粹》,进一步讲好大下姜故事,传播时代强音。
来源 | 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
审核 | 杨贡江
签发 | 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