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浪潮为老字号展新颜铺新路
日期: 2025-10-13来源:国际商报
□ 本报记者 刘旭颖 文 / 图
千年丝路驼铃悠远,数字浪潮奔涌而来。当老字号与数字科技在钱塘江畔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悄然开启。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老字号国潮数字展汇聚三十余家企业,以创新姿态共同开启数贸国潮的全新篇章。
数字技术重塑老字号产品边界
“这款具备NFC交互体验功能的扇子是王星记150周年的特别献礼。我们在扇骨植入芯片,手机轻触一下,就可了解品牌历史文化,还能通过小程序直接选购。”浙江老字号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徐玺手持一把精美的扇子向记者演示道。
“中华老字号与数字化的碰撞正在打破传统产品的局限。”在徐玺看来,未来,这种交互式扇子可拓展至多元消费场景——既可以是博物馆导览的智能门票,游客在等待看展时能通过它了解藏品信息;也能是景区的便捷支付工具;还可作为特色门禁卡或企业礼品。“尽管制扇技艺已相当成熟,但在数字展品开发、虚拟形象设计等数字化应用领域,仍有无限可能等待探索。”
不远处的万事利展台,基于AIGC技术的“AI丝巾定制平台”同样引人注目。“这是我们科技与丝绸融合的创新成果。”工作人员介绍,这款AI丝巾定制平台在亚运会期间大放异彩,为运动员定制丝巾从设计到成品最快只用了两小时。
万事利的数字化布局早已展开:建设柔性智能生产线,推出丝绸行业首个实用图形AI大模型,建立AIGC实验室,构建拥有70万花型数据的数据库和300多种算法的图像算法矩阵。这些举措让传统丝绸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老字号展区内,金富春、奥罗拉、女儿桥、嘉欣丝绸等丝绸纺织品牌联袂登场,以数字技术续写丝绸之路的当代传奇。金富春的香云纱系列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奥罗拉的“AR丝巾动画演示”让静态图案跃然生动;嘉欣丝绸金三塔、金富春丝绸、浙江女儿桥则分别以吊带裙、睡袍、羊绒披巾等各色产品展现了江南水乡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他们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真丝产品的环保价值与美学魅力。
数字化助力传统技艺赢得新受众
用数字化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还有温州老人头,这家浙江老字号鞋业以独创的3D打印鞋履技术吸引众多目光。其“通勤健步鞋”既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
非遗技艺同样焕发光彩。朱府铜艺的工匠现场展示了镂空、叠镶、烘炼等传统非遗技艺,令观众叹为观止;王星记的制扇师傅演示了传统扇具制作全过程;古越龙山的老师傅专程从绍兴赶来,演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花雕油泥浮雕制作。
“我们不仅带来了国酿系列黄酒,更通过数字化方式展示中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数字化帮助我们打破了语言和文化隔阂,让更多国际消费者了解中国黄酒。”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区还是杭州市离境退税示范点,外国客商在此购买中国老字号国潮产品,可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数字化手段进一步优化了境外旅客的消费体验。
老字号怎能少了美食?展区里,杭州茶厂与西湖龙井茶叶公司现场表演茶艺,邀请观众品茗;知味观、金贸火腿、鸿光浪花黄金豆腐、方回春堂玉容玫白膏、姚生记坚果、杨先生传统茶点、小热昏梨膏糖、温州藤桥鸭舌、老李食品五香豆腐干、香巴佬鸡翅卤味、邵永丰麻饼、天姥春玫瑰糖醋等老字号带来各色特色产品。从现切火腿到传统茶点,从梨膏糖到卤味小吃,不少展位前都排起长龙,观众在试吃与打卡中感受老字号的独特魅力。
“老字号曾经也是他们那个时代领先技术的前沿探索者。”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在数字时代,如何让传统产品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是我们持续思考的课题。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普及,为老字号提供了传承创新的全新工具,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