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加快重塑国际贸易格局
日期: 2025-11-17来源:国际商报
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国际贸易全链条,树立创新商业模式,提升贸易效率,确保交易安全。近日,在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指导,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中国对外贸易中心联合主办的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贸易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正推动国际贸易运行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促进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加快重塑。
中国在贸易数字化领域成果显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06万亿元,对全国外贸增长贡献率达9.2%。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二级巡视员常晖表示,近年来,在国际贸易领域,商务部积极推动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推动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提效降本、绿色普惠等效果初步显现。
在拓展市场机遇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直接带动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精准营销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贸易壁垒,帮助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直接触达消费者。世贸组织报告预测,到2040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全球贸易额提升35%。
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一站式物流数字化平台有效贯通承运人、船代、货代、仓储等参与方,实现物流全流程可视化,为外贸企业节省约20%~30%的物流成本。
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方面,据研究机构测算,每份电子提单可减少27.9公斤的温室气体排放。我国海运电子提单一单制数字提单签发量约70万份,有力支持了贸易绿色发展。
在赋能国际贸易金融服务方面,许多地方和企业借助贸易数字化系统,解决传统贸易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外贸企业获得低成本贷款。
联合国贸发会议科技物流司代理司长托尔比约恩·弗雷德里克森表示,数字技术为贸易带来成本降低、市场拓展等机遇,但也面临发展不均衡等挑战。2024年全球数字交付服务出口达5万亿美元,但发展中国家占比极低。因此,需通过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强化政策监管、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数字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苏斌介绍了广交会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广交会已构建“智慧展会、智慧展馆、智慧办公”三大体系,开发了高效的组展系统、精准的数字化招商渠道,以及涵盖餐饮、导航等服务的展馆小程序。通过数字化手段,广交会有效提升了超大型展会的运营效率和客商体验,为贸易数字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亚非拉新兴市场作为中国外贸增长新蓝海,其相关的贸易基础设施已相对成熟,但资金结算难题仍然是外贸企业在市场开拓时的最大痛点。Xtransfer创始人邓国标介绍,该公司首创的本地收款账户服务,覆盖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以无中间行手续费、快速到账等优势,已服务70万家中小外贸企业。此外,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去年一年其客户的无感风控审核率从96%提升到99%以上。
亿邦动力董事长、亿邦智库院长郑敏表示,贸易企业的核心工作包括市场研究、合同达成与履约交付三大环节,数字技术正在这些环节中全面赋能,形成“三层架构”:上层是互联网交互场景,中间是SaaS工具的深度连接能力,底层是数据资源的盘活与智能应用。效率的量变最终将引发模式与业态的质变,推动形成多种创新路径。目前,中国已具备贸易数字化释能的深厚产业基础,形成了三条路径:一是跨境电商跑得快的领域,全托管半托管电商拉动产业带企业市场洞察、履约交付数字化。二是数字化集约产业带中小工厂,提升跨境电商卖家选品及供应链能力。三是贸易数字化平台拉通海外线下渠道和中国工厂。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展览部主任沙奕杭表示,数字化链接将更高效地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促进全球农产品贸易的畅通。未来,商会将推动建设行业级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国际市场商情平台与跨境电商平台数据互通,实现商机匹配、订单履约、风险管控全链条服务。同时推动全球标准互联互通,推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溯源标准的国际标准互认,为数字贸易扫除制度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