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纽带,在中秋节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热点关注)
日期: 2025-10-15来源:人民政协报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海外的华侨华人纷纷举行了庆国庆、迎中秋的系列活动。侨胞们表示,能够在异国他乡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活动非常激动,他们对祖(籍)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倍感振奋和骄傲,并希望通过传统佳节的文化展示活动,让更多住在国居民认识中国文化,感知中华文明。
“今年的中秋节,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再次创新,通过结合街区内的各个民间团体力量,配合马六甲州政府共同举办中秋节庆活动。”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告诉记者,除了往常的提灯笼踩街活动及各种文艺演出节目外,此次中秋活动还配合世界旅游日及2026马来西亚旅游年推展礼的举行,在现场设置了制作月饼的环节供市民及游客体验,让广大民众进一步了解中秋节庆的特征和意义,同时感受传统佳节所带来的温馨与愉快氛围。
据颜天禄介绍,马来西亚华人一直有中秋佳节共进团圆饭的习俗,大家也会以品茗茶、尝月饼的方式欢庆这个佳节。节庆期间,当地社团、学校、乡村甚至寺庙还会举办游园会、月光会、提灯笼踩街及祈福仪式等各式活动,从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感受节庆所传递的团圆、团聚、团结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马来西亚华人在庆祝中秋节时,也从早期仅专注于提灯笼、品茗茶、尝月饼,到如今的以嘉年华方式来盛大过节,包括注入集市、设立游戏站、举行文艺大汇演等,进而让中秋节的氛围不断提升。”
10月初的法国里昂,通过跟传统艺术的跨界对话,让这座世界人文遗产城市更显实至名归。当地民众在感受传统中秋佳节氛围的同时,更近距离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0月6日,里昂圣埃克絮佩里中学迎来中国艺术家团队,近百名法国中学生参与晋剧大师课与山西博物院线上文化课程,亲身感受中国戏曲的服饰、唱腔之美。活动中,校方与中方签署合作协议,未来一年该校学生将系统学习山西博物院提供的文化艺术课程,为中法青少年文化交流搭建长效桥梁。
这个活动仅仅是第二届里昂中法戏剧文化节的一个开篇,由法国无界艺术论坛主办,山西博物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程新宇晋剧非遗传承工作室、上海兰心大剧院、里昂第二大学、里昂圣埃克絮佩里中学等多家中法机构在中秋时节共同打造了一场融汇戏剧、音乐、建筑与教育的多元文化盛会。
10月7日,艺术家团队走进新中法大学,副校长Alain Labat讲述了1921年首批400名中国青年赴法求学的历史,重温中法交流的深厚根基;当晚,世界文化遗产富维耶圣母大教堂内,中西音乐与晋剧唱腔交织,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展现非遗的当代生命力。
10月8日的学术与文化分享环节同样精彩。里昂第二大学60余名作曲系学生与中国艺术家对话,探讨中国戏曲与当代音乐创作的融合路径;布龙市政府同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日”,气功瑜伽体验、《道德经》讲座、中医养生课程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法国日常生活。
短短几天的文化活动,不仅是艺术的展演,更搭建起中法乃至中欧之间理解与合作的桥梁,通过戏曲、古建、教育、音乐等多维度互动,实现了非遗的“活化”传承与跨文化传播,进一步推动了中法间持续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正如中国驻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