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孟津区:智慧农业赋能麦田管理
日期: 2025-03-17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洛阳3月7日消息(记者 张丽娜)3月6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贾滹沱社区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种粮大户杨元涛轻点手机屏幕,遍布麦田里的太阳能智能高压喷头就瞬间开启一股强劲的水柱,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均匀地洒落在麦田里,让麦苗按需喝上具有营养、防虫的返青水。
工作人员远距离操控高压喷水装置(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工作人员在手机上操作智能高压喷水系统(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田间地头安装的智能环境监测站(央广网记者 张丽娜 摄)
据介绍,2022年3月,在孟津区“引凤还巢”的返乡创业政策吸引下,34岁的杨元涛返乡,在城关镇贾滹沱社区承包了千亩沟域低产田,开启机械化填沟平地,小块变大块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并将现代化农机装备、“5G+智慧农业”等农业种植管理新技术,统一应用到高标准农田、现代化农业种植上,实现从耕种到收获的全程智能化、机械化控制。
遍布田间的智能高压喷水装置(央广网发 郑占波 摄)
遍布田间的智能高压喷水装置(央广网发 郑占波 摄)
“以前给麦田浇水不仅全凭经验,而且要跑遍麦田的各个角落,费时费水又费力。现在系统自动预警,千亩麦田的土壤温度、湿度、肥力等数据在手机上一目了然。需要浇水在手机上就可操作,并且不受距离限制,在千里之外也可实现自动浇水。现在的麦田灌溉每亩节水30%、增产10%。”杨元涛说,这正是河南省推广的“5G+智慧农业”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与气象数据联动,实现了精准灌溉、变量施肥。
眼下,孟津区的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正值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当地利用大数据赋能智慧农业生产,以农业数字化服务农田春耕春管,为夏粮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会盟镇黄河岸边的数万亩高标准农田,成方连片的麦田一眼望不到头,农机手正驾驶着施肥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为小麦追加营养肥。同时,高标准农田里多台新型喷灌机陆续开机作业,对小麦进行浇淋,“喝饱水”的小麦吐露出勃勃生机,这种新型喷灌机能实现精准喷灌,节水、省时、省力,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当前孟津区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抓手,以特色优势农业为突破,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