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新闻创优,提炼新闻价值的三重选择
日期: 2024-10-28来源:传媒评论
在2023年度浙江新闻奖评选中,绍兴晚报选送的新闻作品《“娟子工作室”成长记》获报刊类通讯和深度报道一等奖。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绍兴诸暨是“枫桥经验”发源地,对绍兴媒体来说,挖掘好这一新闻题材,拿出叫得响的作品,具有先天优势,也责任重大。复盘这篇稿件的创作过程,可以说是一连串选择的过程: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如何精准选择报道对象?选择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才合适?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我们完成了这篇稿件的创作。而这些选择的过程,也是新闻价值判断和提炼的过程。
一、题材选择:寻找小声音和大时代的共振
地方媒体进行新闻创优,在题材选择上要注意寻找地方特色与时代背景的结合点,要能透过地方的“小声音”洞见“大时代”。
2023年大事件很多,对于绍兴媒体来说,“枫桥经验”是一个现成的选题。一方面契合宏大的时代背景,2023年既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另一方面也能彰显鲜明的地方特色,绍兴诸暨枫桥正是“枫桥经验”发源地。
但难点也在这里——这是一个谁都知道的选题,60年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媒体也曾反复书写,公众也已审美疲劳,似乎再写什么都不新鲜。
还有一个难点在于,都说做新闻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可“枫桥经验”时间跨度长达60年,涉及面广,已成为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经验,有哪一个新闻事件能承载这样大的主题呢?能不能找到一个“小切口”,以小见大地折射“枫桥经验”60年传承发展的历程,并让人耳目一新?
绍兴晚报编辑部想到了“娟子”。“娟子工作室”原是枫桥镇一个小有名气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而河南省清丰县是信访大县,2019年,清丰县以特殊人才引进的方式,将蔡娟和她的“娟子工作室”引进到清丰。2019年,绍兴晚报曾刊发消息《“枫桥经验”作“嫁妆”,诸暨娟子“远嫁”河南清丰》报道此事。4年过去了,娟子还好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酝酿多年的选题。自2019年报道后,晚报编辑部从未放下过。一个人因为“枫桥”式调解而作为人才被引进,远赴异乡弘扬“枫桥经验”,这样的故事既有一定的新鲜度,也能承载“枫桥经验”花开中国的大主题,“小声音”和“大时代”在这里实现了交汇和共振,主题就此选定。
二、报道对象选择:需充分彰显新闻价值
主题确定后,写“人”还是“事”,是另一个关键选择。
于是,笔者和同事赴河南清丰县采访,出发前的设想是,写“娟子”这个人物,通过人物来反映“枫桥经验”走向全国的主题。应该说,这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娟子是“远嫁”的主角,且写人物往往生动可感,容易打动人,比较“讨巧”。
采访进行了近一周。笔者跟着主人公蔡娟接待群众,走进党校课堂听她讲课,采访当地政法委、司法局、乡镇基层领导。时值河南大雪,又遇上冻雨,飞机停飞、高铁停运,可谓状况频频,但我们还是克服困难,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素材。
但随着采访的深入,越来越觉得和当初的想象有距离:首先是“娟子”这个人物,从掌握的素材来看,厚度不够,支撑不了这样一个大主题。她不是“张桂梅”式的人物,这不是她的错,作为媒体,不能强行包装。为了报道的需要,把人架到高处,既违背职业操守,也是对当事人的不负责任。二是笔者找到了更感兴趣的素材。与采访“娟子”相比,同清丰县司法局局长的对谈更触动笔者。这是一次意外的收获。此前几次约访,他都婉拒。但当话匣子打开后,他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他如何在上任之初,发现司法调解员管理上的漏洞,由此首创了人民调解员协会,创造性地破解了人民调解员劳动关系难以理顺这一全国性难题。此后,清丰县以此为发端,引入“枫桥经验”,并继承创新,逐渐形成了司法部点名推广学习的“人民调解的清丰模式”。
采访回来后,“清丰模式”始终在笔者脑海里盘旋,总觉得写娟子这个人物,一是立不住,二是这么有意思的“清丰模式”似乎“装”不进去。这种担忧,在请同行的同事按人物报道的框架写下初稿后更加清晰。看来必须另起炉灶。笔者每天想着这些素材,一个认识也越来越明晰:“娟子工作室”是“清丰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清丰县吸收了“枫桥经验”的核心理念,同时又将其不断创新发展,创造了自己的体系。
与编辑反复讨论后,笔者最终决定将报道对象从“娟子”这个人物,调整为“娟子工作室”。“娟子工作室”代表的是一套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它来自枫桥,又深深嵌入“清丰模式”中,串起了“枫桥经验”和“清丰模式”,两者既一脉相承,又遥相呼应,生动地传递出了“枫桥经验”花开中国的主题。
回过头来看,没有“清丰模式”的创新发展,“娟子”千里“远嫁”的新闻价值就会减弱不少,这篇稿件的深度和厚度也会大打折扣。可以发现,选择什么样的报道对象,关键看能否更好地反映报道主题,深化报道内涵,能否让新闻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三、文本结构选择:既要精准又要精致
近年来,浙江新闻奖对通讯和深度报道的文本要求越来越高,既要逻辑严密,表达精准,又要文本精致,富有美感。对照这样的标准,如何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
随着对新闻价值思考的深入,稿件的逻辑结构也逐步清晰:以时间为主线,从“娟子工作室”为何被引入清丰,到4年来“娟子工作室”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再到“清丰模式”如何创新“枫桥经验”,三个部分层层推进,准确地阐释了借由“娟子工作室”这一媒介,“枫桥经验”从南到北不断传承、发展的故事,从而传递出“枫桥经验”历久弥新,散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一主题。
但停留于此,只是做到了精准,要做到精致,还需要一些想象力。我们选择了比喻的手法,将“枫桥经验”巧妙地比作一棵花树,“娟子工作室”比作一根枝干,进而将引入清丰比作“千里‘嫁接’”,在当地的发展比作“落地生根”,“清丰模式”对“枫桥经验”的创新比作“开出新花”,并以此为小标题展开三个篇章,最后以“‘枫桥经验’在清丰开出了鲜艳的花”收尾,可谓一气呵成,形象生动,做到了精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部分,阐释“清丰模式”与“枫桥经验”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采访了司法部基层工作司原司长李冰。创优稿需要一定的高度,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就不能只盯着本地,而应放眼全省、全国。李冰的身份决定了她的全国视野,同时,她曾到枫桥、清丰调研过,对这一问题有发言权。在采访中,她明确给出观点:清丰的人民调解模式本质和目标与“枫桥经验”是一样的,但在具体做法上,“清丰走出了一个新的模式,是对人民调解的创新和发展”。这些表达可谓整篇稿件的“题眼”,也使新闻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一篇4700字的通讯,历经长达三周的采写、打磨,我们在一次次选择中,完成了对新闻核心价值的抵达。